最近,除了进口冻品,越来越多的食品核酸阳性。进口车厘子带着焦虑冲上热搜,名不见经传的奶枣也来“凑热闹”,进口啤酒整托外包装、进口乳清粉等纷纷中招。频繁的新闻,让本就对进口食品戴有色眼镜的民众更加恐慌。

为什么消毒后还有阳性?
食物核酸检测阳性,会传染给人吗?
进口食物还能吃吗?
买了的食物舍不得扔,如何处理吃着放心?
别怕,也别扔!央视权威为进口冷链食品正名。你听到的阳性,不是你想的那个阳性!
为什么消毒后还有阳性?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瑾:“检测时,只要有基因的片段,都是一个阳性的结果。采样在前跟消毒在前,对采样结果影响不大。”
张文宏:“表面包装是有阳性这是很正常的。”
“冷链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其实它本质是通过货品外包装传播的。这本身就提示我们:大家不要光看到食品,关键其实还是冷链。冷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更大的。也就是说环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比食品本身要更大。不是说食品带毒,关键是环境、包装上带毒。也就是一般的物品,只要环境允许,就可以带毒”。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东说。
食物核酸阳性,会传染给人吗?
首先,截至目前全球9000多万例确诊病例,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冷链食品而引起的感染。另外,核酸检测阳性,不代表具有传染性。
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是针对它的RNA,也就是说,只要有病毒核酸的片段,无论病毒是死是活全都能测出来,甚至病毒已经死无全尸也可能测出来。
再者,病毒和细菌不同,细菌可以独立存活,但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进口货物虽核酸阳性,但表面并没有新冠病毒可以复制的宿主细胞,因此病毒会逐渐分解,失去活力。
除此之外,新冠病毒要有传染性,必须具备两个特点,活病毒 + 病毒载量足够高,二者缺一不可。
进口食物还能吃吗?
严加防范很有必要,但无需因噎废食。
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概率极低。据国务院公布数据,全国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抽检阳性率是 0.048%,并且主要是集中在食品外包装上。
“到目前为止,中国消费了无数的海鲜,买了无数的东西,我只是看概率,因为买了一件国外进来的东西而被感染——到现在为止一例都没有发生。当这个概率比空难还低的时候,你自己决定。”张文宏表示。而且相关部门在进口冷链食品的管控非常严格的,目前进口冷链食品没有核酸检测报告是不能上市的。
进口车厘子阳性让人焦虑,网友甚至扬言通通扔掉,别急!进口水果还能吃吗?看看央视如何回答~
买了的食物别扔,这样处理就可以吃!
如果你已经买了新闻报道的检出阳性的食品,大可不必浪费——加热做熟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像车厘子这种只能生吃的水果,多用流水冲洗一会儿,或者用果蔬清洁剂清洗即可。
当然,如果接触到这些冷链食品,通过消毒来预防可能存在的接触性传播是上策。
首先要做好手部卫生,接触后立即洗手,按照“六步法”洗手或再加上手消毒剂就可以了。
然后,对可能接触到的冷冻食品里用的炊具,如刀、砧板及时清洗。在清洗时应该防止飞溅。同时对于刀、砧板可以用加热方法,用开水烫一烫、煮一煮,用60度的水浸泡一段时间都可以。当然也可以等它干了以后,喷75%的酒精或者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喷,就可以完全达到消毒的效果,这个时候这些东西就安全了。
当然有一些案台,也可以考虑用酒精、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还要注意这些残渣要及时收集起来,及时送到垃圾收集点。如果对冷冻食品的垃圾独立用一个小包装,及时扔出去是最好的。
如果说此次疫情是场灾难,但它也教人们养成了好习惯——戴口罩,勤洗手,是日常生活中防止疾病非常有效的防护措施。另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品也是防控疫情的一道屏障。冬季来临,病毒喜冷怕热,一切皆“冷链”,严加防范很有必要,但无需因噎废食。如果实在想吃又害怕,支持国产食品的时候就到了~
来源:找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