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津、山东、山西等多地在汽车零部件内外包装标本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北京顺义疫情源头破案——印尼入境人员为传播源头,与冷链食品无关,终于将站在风口浪尖的进口冷链食品拉离聚光灯下。
多地汽车零部件检出新冠病毒
天津发现5份外包装样本呈阳性汽车零部件,相关人员检测均为阴性。
山西晋城抽样送检的汽车轮胎外包装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山东烟台一家企业1份汽车零部件外包装标本为阳性。
山东临沂罗庄1家汽车4S店检测出货物内包装阳性标本1份。
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家4S店的5份汽车零部件外包装标本为阳性。
河北沧州1个汽车零配件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所有接触人员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一直以为,国家重点针对食品严加检测,防止国民病从口入,保障民众舌尖安全。没想到为将一切可能传播疫情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国家竟连汽车零部件都不放过。足以看出我国疫情防控举措遥遥领先。
关于汽车零部件核酸阳性,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汽车配件工作人员感染后带病作业,即“人污染物”造成零部件污染,非境外零部件被污染后带入国内致人感染。近期天气寒冷,病毒在零部件表面存活时间较长,因此能检出阳性。
世卫组织通报新冠病毒四种变体情况
冬季已至,日渐寒冷的温度正是病毒适宜的生存环境。要防范的是一切近似冷链的传播途径。尽管如此,狡猾的病毒仍在“进化”——2020年12月31日,世卫组织通报新冠病毒自出现以来的主要变异情况,包括四种变体。
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现D614G突变,随后逐渐取代了最初发现的毒株。与初始毒株相比,该变体的感染性和传播能力都更高。
2020年8至9月,丹麦发现一种与水貂相关的新冠病毒变体,被丹麦相关部门命名为“Cluster 5”。目前丹麦仅在9月发现了12例人体感染此变体的病例,该变体似乎并未广泛传播。
2020年12月14日,英国向世卫组织报告了一种被命名为VOC 202012/01的新冠病毒变体,最初出现在英格兰东南部。初步研究表明,该变体具有更强的传播力。截至12月30日,世卫组织六个区域中已有五个区域的其他3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此种变体。
2020年12月18日,南非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体,将其命名为501Y.V2变体,该变体正在南非三个省中迅速传播。初步研究表明,该变体可能会增加传染性。截至12月30日,南非以外已有四个国家发现了该变体。
上海发现首例变异病毒
防不胜防,上海发现首例来自英国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据《中国日报》报道,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大陆首次报告了最初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据报道,《中国疾控中心周刊》研究报告显示,该病例是一名23岁的女学生,近期从英国乘飞机返回上海,12月14日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12月24日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病毒株带有早前在英国发现的变种病毒。

本文资讯根据央视新闻、中国日报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灵活、科学采取疫情防控举措已司空见惯。据了解,目前中英往返航班已暂停。同时,针对国内起伏不定的散点式疫情,我国目前采取分区式管控。据悉,截止1月4日,国内中风险地区已达45个。
小牛牛仍是那句话——严加防范很有必要,但无需因噎废食。病毒才是人类共同的敌人。顽强、狡猾的病毒趁一切可乘之机危害人类,目前能做的,就是做好防护——勤洗手,少聚集,而不是“仇视”核酸阳性的任何物或人。
较为安心的是,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将为全民免费提供。而且经过专家研判,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变异会对疫苗效果产生影响。
来源:找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