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全面线上抢菜”让生鲜电商订单量暴增,供不应求;而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滞销,农户损失惨重。供与需之间急需一座桥梁。
疫情将加速生鲜供应链的平台化
我国生鲜农产品分布极不均衡。内蒙盛产牛羊肉,渔业集中在沿海地带,生鲜供应链的冷链运输让这些当地产品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扁平化流动。“但中国的生鲜冷链是割裂的。有些冷链企业服务的仅仅是某一个区域,有些冷链企业可能服务于某一个冷链的干线、长途运输,有些只是服务于某一个城市的配送。此次疫情的爆发,让农产品的运输’断链‘变得更加明显。“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滞销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张冰认为必须完善农产品的供应链网络。首先,生鲜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需专业的冷链鲜仓对其进行及时的保鲜、保存,保证食品新鲜健康,延长保质期,降低耗损率。
针对产地冷链建设,国家已有相关政策。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将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仓储体系有利于解决生鲜前半公里的问题,而生鲜农产品的冷链干线及配送物流依然面临资源整合问题。疫情期间的生鲜食品线上化消费趋势与线下物流配送由于信息不对称出现矛盾点,“有货无车、有车无货”的问题频频出现,这就造成了资源的闲置,需要一个对接信息、整合资源的系统,来进行资源的无缝对接、有序调动。“平台化模式,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需求。“因为平台化运营模式,九曳供应链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产地仓收储、分级、质检,到生产加工、过程管理、耗损管理、冷链运输、配送及分销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助力生鲜农产品打造完善的供应链网络,更重要的是使生鲜上游企业由原来割裂式的B2B业务、餐饮业务、工厂业务、2C业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化、共享化运营,以更短的链路提升生鲜供应链运营效率,真正解决传统生鲜供应链的存在的现实问题。”
疫情过后,冷链物流需求将进一步扩张
每场危中必定孕藏着“机”,就像2003年的SARS成就了阿里和京东。“疫情会让生鲜行业的改革,无论是政策,还是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都将成为变革的推手。”首先,消费者的生鲜食品消费结构会进行相应的改变。此前,中国人热衷于活禽活畜消费,但此次疫情将会加速政府对活禽活畜交易市场的整改,以及加快取缔或规范城市内中小型农贸市场,另外疫情也会在某种程度改变人们对鲜活产品消费的观念,这都将会引起冷冻、冰鲜禽肉食品的需求爆发。
其次,疫情的爆发,将提高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新鲜健康度需求,同时会加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力度,进而会推进生鲜食品的冷链普及度,加快冷链物流需求的爆发。另外,疫情、猪瘟、禽流感等都将加快推进养殖业的转型升级,不能形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小规模畜禽企业会逐渐被淘汰,标准化养殖、集中屠宰、冷链物流等将会普及应用,过去活猪长距离调运的现象将逐渐减少,冷链运输肉品将成为常态。
“疫情让生鲜电商崛起,也让他们再度思考供应链优化及降低物流履约成本等问题,这是一座必须攻克的大山。传统冷链的局限性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生鲜零售需求,因此将激发大型供应链及冷链物流平台的崛起,生鲜供应链的信息化、网络化等全链条的管理能力、实现冷链物流的‘降本增效’都将成为生鲜零售企业的高竞争壁垒。”
当然,冷链物流的需求爆发,也会加速冷链的“技术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大数据、智能仓储系统等正在冷链物流行业大范围普及,真正的形成 “智慧化”冷链。
来源:汇融岛